在涟水有一个家喻户晓的“柳编村”,130多家农户家家搞水果篮编织。“柳编村”,它的真名是时码陈圩村。在陈圩村采访时,谈起柳编,村民们说的真是头头是道。 在利民柳艺合作社,几十名老老少少村民正熟练地编织手里的柳条,说说笑笑间,一个精制的篮底子,一个漂亮的篮帮子做成了,于是有人专门绞口,有人专门上篮把子,最后由“美容师”专门上漆美化,一个美丽别致的水果篮就编成了。笔者问一位中年妇女,像你这样的熟练工,一年能挣多少钱?她憨憨一笑说:“怎么说呢?能挣个豆腐菜钱吧。”坐在她旁边的一位陈大嫂快言快语:“你咋不实话实说呢,你家豆腐菜一年吃五六千块,我手没她巧,都赚了5000块以上,她接近6000块了。”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:“坐在家门口好就好在不用再出远门打工了,家里得到照顾了,老人孩子都管了。”“是啊,是啊,再也不用心挂两头了,心里踏实多了。还有我们很自由啊,如果我们谁家有事的话,我们可以把料子领回家去做哩。”“细细一算啊,我们也不比在外挣得少,你看田里收着,篮子编着,心里还真是美滋滋的。今年还打算和老头儿出去玩玩呢。”快言快语的陈大嫂的话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兴趣。“呵呵,好啊,到时候我们联合几家一起外出玩,开开眼界。”有人立即附和,大家笑成一团。 这时,正在外面收购柳条的合作社创始人陈永回来了。谈起创业过程,今年刚50的陈永充满感激。他从1974年搞柳编,1987年去扬中一家柳编厂打工,一干就是10多年,2001年回来办厂。办厂之初,选址在没有学生的陈圩学校,后来厂子发展了,就决定自建厂房。办事处和村里及众多乡邻都伸出援助之手,协调土地,帮助选址,帮助筹措资金……众人拾柴火焰高,因为大家的帮忙,所有困难迎刃而解,厂子发展得很顺利。利民柳艺合作社专业生产水果篮,年加工柳条近100吨,实现销售收入90多万元,现在资产达150万元以上,社员350多人。让陈永高兴的是村民自发地配对成立一个个合作小组,一个合作小组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,这样做既降低了成本,提高了效率,又增加了利润。现在合作社每天平均生产篮子近2000只,产品俏销南京、苏锡常等地。 临回来时,几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还和笔者打趣说:“编篮子活不重,活络了我们的筋骨不说,还能挣个烟嘴钱呢,比打小牌喝酒好多了。”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